
周天浩
系列评论是省委、市委旗帜鲜明的发声,直面热点难点,体现了强烈的问题意识和责任担当。全区干部唯有在作风上“脱虚向实”,在产业项目建设上做出新成绩,才能不负所托,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。
事业成败,关键在党,关键在人。在外部条件相同的情况下,我们与周边市(州)、兄弟县(区)的发展有差距,主要还是因为一些干部思想上出了问题。“朱理平”在系列评论中刻画的形象入木三分,“抱着不做事不出事的心态,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,尽说凉快话,不干出汗事,浑浑噩噩过着悠闲小日子?!薄坝小蚪鹩汀礁刹?,工作似乎不缺乏热情,不缺乏智商情商,但不去熟悉政策、对接产业、摸准需求,专业能力不强,面对客户的疑问,支支吾吾,一头雾水……”“项目招不来、建设推不动,他们尽讲外部条件如何不成熟不具备,而对自己不积极不努力的内因却闭口不谈,把工作不力的责任往上推、往外推、往规章制度里推。”这样的干部作风,如何能肩负发展的重任?又怎能让党委及群众满意?因此,抓工作首先要抓作风,彻底整治“光说不练”“唱功好做功差”和“推绕拖”的现象,让那些“木偶型”“比划型”的干部没有市场。
新区的发展,离不开党委班子,也离不开全体干部。当前,新区的发展到了一个关键期,面临的问题和压力都是空前的,如同一次闯关夺隘的重要战役:闯过去,就是海阔天空、一马平川;闯不过去,便是一退再退、最终沉沦。我们必须打造一支把心思放在项目落地上、把智慧用在企业服务上、把能力体现在产业发展上的实干队伍,始终坚持在加快发展中解决矛盾和问题。
分管(联系)区领导“挺在最前”。分管(联系)的区领导应是分管(联系)工作领域的“行家里手”,熟悉政策,掌握具体情况。因此,分管(联系)的区领导要勇于担当、敢于拍板,提高效率。
发挥部门负责人的关键作用。各个部门、单位的负责人,既是部门工作的决策者和组织者,又是全区工作的参与者和执行者,是决定工作落实成效的关键因素。这个群体的作用发挥好了,条条块块的工作就能理顺。
提高普通干部的执行能力。普通干部与群众和企业直接联系,展示的是新区的形象,体现的是新区的水平,要加大培训,特别是窗口单位和执法部门,把服务的意识贯穿于工作的全过程,营造最优的发展环境。
唯实干者强,唯奋斗者胜。我们应以日积月累、滴水石穿的韧劲和抓铁有痕、踏石留印的作风做好每项工作,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。
责编:钟睿怡
初审:于芳 二审:于芳 终审:于芳
下载APP
分享到